【最新消息】
(素食者容易誤食的成分)這些不是素食
E441明膠(Gelatin) :又稱魚膠、吉利丁
由動物的皮、骨骼、關節組織抽取之膠質,常見於橡皮糖、茶果凍、優酪乳、優格、布丁、軟糖、口香糖、飲料、糖果、冰淇淋、乳酪蛋糕奶酪類的甜點、藥用膠的製作添加、動物膠或吉利丁標示。
(雪餅)不是素的喔!上方的白色雪花含有「明膠」的成份。
植物膠:
洋菜膠、吉利T、鹿角菜膠、阿拉伯膠、糯米膠或海藻膠(製做素食膠囊)、瓊脂(agar-agar)、瓜爾豆膠(guar gum)、菜膠(carrageenan)、纖維素(cellulose)、黃原膠(xanthan)、角豆果(carob fruit)等。
葷食膠:
明膠(Gelatin吉利丁)-由牛、豬…等動物皮下組織抽取之膠質,或由動物的骨頭和皮長時間熬煮所形成。普遍使用於果凍、優酪乳、優格、布丁、軟糖、口香糖、糖果、藥用膠的製作添加;大多數的一般藥用膠囊也都由明膠製成。
蟲膠(Shellac):又稱紫膠紅(Lac Red)、洋干膠
(包裝上有寫「洋干膠」或「Shellac」就是蟲膠的意思!)
由膠蟲提煉而來,用於糖果、巧克力、口香糖等,歷史上紫膠作為製造染料、胭脂、口紅的原料。
胭脂蟲(Cochineal)胭脂蟲紅(E120-carmine):又名洋紅蟲
E120胭脂紅由胭脂蟲萃取,由一種專門寄生仙人掌的蚧殼蟲,會以熱水殺死蟲體,並以太陽曬乾,再調節酸鹼度以改變紅色的深淺。
胭脂蟲其實是介殼蟲的一種,雌性以及若蟲(nymph)為了阻擋掠食昆蟲的追捕,會製造胭脂紅酸(carminic acid),可製成紅色的食用色素,用於糖果、彩裝產品、酒精、飲料、草莓果醬、甜點等。
蟹色素及蝦色素:
常用於機能性保健食品中,此兩種色素被歸為類胡蘿蔔素,所以編碼E160和胡蘿蔔素相同,無法只從E編碼中辨別葷素。
素食者可以食用
海藻提煉:
瓊脂(又稱瓊膠、洋菜、寒天)、海藻膠(又稱海藻酸鈉)、吉利T(又稱Jelly T)、卡拉膠(又稱鹿角菜膠)。
從樹木提煉:
阿拉伯膠、刺梧桐膠、桃樹膠、黃蓍膠。
豆類提煉:關華豆膠(又稱瓜爾膠)、塔拉膠(又稱刺雲豆膠)、刺槐豆膠。
穀類提煉:糯米膠(又稱江米膠)、β-葡聚糖。
水果提煉:果膠,例如柑橘果膠、百香果膠、蘋果膠。
植物塊莖提煉:蒟蒻粉,從魔芋的塊莖提煉,再製成蒟蒻相關食品。
纖維素提煉:羥丙基甲基纖維素(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,簡稱HPMC),從松樹或棉花的纖維素提煉而出,運用於食品、藥物、建材等。
鈣粉(Calcium):
含鈣或加鈣的食品,可能來自牛骨、魚骨、貝殼、貝殼珊瑚鈣質。
有是從海藻、植物萃取的鈣粉,需要往上游詢問才能知道你選購的食品是哪一種。
全素食的鈣:海藻鈣、胺基酸螯合鈣、檸檬酸鈣
非全素食的鈣:碳酸鈣(來源為動物骨骼、外殼)、乳酸鈣(離子鈣)(來源為乳製品)
凝乳酶(Rennet):(凝乳酵素)胰凝乳蛋白酶的簡稱
動物性凝乳:「凝乳酵素」
凝乳酶(Rennet,又稱Rennin),是只有哺乳動物胃中才有的一種「酶」。
是哺乳動物在幼兒時期的消化系統中,為了去幫助消化及吸收母體的乳汁,凝乳酶存在於小牛的第四個胃內膜,用於起士加工時的凝固劑。
奶素食者,可以選擇「植物性凝乳」或是「微生物凝乳」或是「No Animal Rennet」、「非動物性凝乳酵素製成」再買
乳化劑(Emulsifier):
動物性乳化劑由美國進口的食品,如標示為
Emulsifier 120、161、252、322、422、441、471~477、491、
492、542、570、572、627、631、920、1518、1520、481E 等
動物來源:例如乳蛋白、蛋黃。
植物來源:黃豆/大豆(卵磷脂)
用於糕餅及冰淇淋製作過程中,作用為促進油、水混合跟增加產品潤滑感。
製造蛋糕時,可使蛋糕鬆軟可口,有如海綿。
葡萄糖胺(Glucosamine):大多由蝦、蟹、貝類萃取。
葡萄糖胺是合成醣蛋白、黏多醣體、軟骨細胞的必須物質,需透過專業的萃取技術
一般葡萄糖胺是通過水解螃蟹、蝦等甲殼類外殼中的幾丁質所得到
一些植物如海藻或山藥等黏液成分裡也含有葡萄糖胺,所以素食者可要注意來源。
日本天婦羅(Tempura):
在關東煮常見的日本黑輪,魚漿製品,日本素食的定義是可以被標是為素食品的,素食者千萬別把葷黑輪給搞混了!
進口商以日本素食(可放魚漿)的定義而標示為素食品
有製造商以葷食魚漿煉製品買進換包裝,銷售至素食店,讓素食消費者認知混淆。
甲殼素(Chitin):
採自螃蟹的外殼,螃蟹、蝦子的外殼及表皮、貝殼、烏賊的軟骨、蕈類以及酵母菌類的細胞中。
水解膠原蛋白(Gelatin hydrolysate) :
動物中提取膠原蛋白,來源為牛、豬、雞、魚;經由酵素的作用,將大分子的膠原蛋白水解成目標大小的膠原胜肽。
鈣粉(Calcium):
使用於營養劑或嬰兒奶粉的添加。
最普通的來源於牛骨、魚骨、貝殼珊瑚鈣質。
起酥油(Shortening):
俗稱白油,在製作餅乾、糕點、蛋撻皮或酥皮時,讓製品呈現酥軟鬆脆的口感。
分為三種,一是動物性,二是植物性,三是加工混合製品,但成分上都只會標示「起酥油」,故使用時最好先詢問過製造廠商。
「阿膠」(donkey-hide gelatin) :是由驢皮煎煮濃縮後的固體膠。
奶油/牛油:
奶油「butter」故名思意,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;
牛油「cattle fat」則來自於牛肉脂肪。
中文時常將兩個詞混在一起,建議可由英文產品標示來分辦。
起司:
一定要選購"None Animal Rennet"的起司,這種起司有些在其成份上會特別註明是用 vegetable setting agent製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