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蒞臨【重生堂】,信眾若需消災祈福、點文昌燈、點光明燈、安奉太歲、收驚除煞、普渡法會、等服務者,請洽本宮服務台!

【參拜流程】


供奉神明介紹
 

 



1關聖帝君
 

【正殿供奉~關聖帝君】

歷史傳記【關聖帝君】:

關羽,字雲長,本字長生(西元一六),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生,司隸河東解人(今山西省運城市),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三年,卒於建安二十四年,得道飛昇日為正月十三日。

 

              關羽幼年喜讀《春秋左傳》,身長九尺,髯長二尺,面如重棗,唇若塗脂,丹鳳眼、臥蠶眉,相貌威嚴、威風凜凜,精忠貫日月,有萬夫莫敵之勇、經天緯地之才。

 

       年十七時(西元一七六年),娶聖后胡氏,育有三子,長子平,次子興、三子索。時逢黃巾賊作亂,關羽眼見亂臣賊子烽起,遂請求雙親准予離鄉投效軍旅,以匡扶社稷報國。中平元年(西元一八四年),與先生劉備、張飛於桃園中締結金蘭,誓言上報國家,下安百姓;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。且論歲序,劉備為長,關羽為次,張飛為么弟。關帝三人隨後投效尉鄒靖,因破黃巾有功,劉備獲封為安喜縣任,關帝、張飛隨侍上任,三兄弟食則同桌,睡則同床;劉備若在稠人中廣坐,關帝與張飛二人必侍立於旁,終日而不言疲累。

 

    另一有關【關帝】事蹟,當屬〈過五關、斬六將〉最為人津津樂道。據載:建安五年(西元二○○年),曹操攻打徐州得逞,關羽為保護兩位皇嫂,被逼降曹。曹操為亂其君臣之禮,刻意將關公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。關帝謹守禮法,立於室外,秉燭達旦閱覽《春秋》。此舉讓曹操更加欽佩關公為人,冊封「偏將軍」。然關公志在漢室,且降曹前既言明,降漢不降曹,忠臣不二主,一旦有先主劉備的消息,無論千里必辭別投奔,以示不忘故主,故對於曹操贈戰袍,賜府第,全然不動於衷,唯對致贈赤兔馬,關羽接受並答謝,時曹操甚感疑惑問道:「先前我屢送金銀、美女、戰袍,你皆未接受及下拜答謝,今贈你赤兔馬,為何拜謝?」關公答曰:「此赤兔馬能日行千里路,今日得此寶駒,爾後若知兄長下落,可一日而相見。」曹操聽後,後悔莫及。不久,關公得知兄長在袁紹處,屢次欲向曹操表明辭別之意,但曹操皆避而不見面,關公於是封金掛印,護送兩位皇嫂北行,但因無放行公文,沿途皆受阻礙,遂有過五關(東嶺關、洛陽、沂水關、滎陽關、黃河渡口關隘);斬六將(孔秀、韓福、孟坦、卞喜、王植、秦琪)之事,後曹操見關公辭意堅定,且愛將紛紛陣亡,急忙連下三道放行文憑,關公一行人才得以順利與劉備會面。

 

    建安廿四年(西元二一九年)十月,關公以為呂蒙病危,派兵攻打樊城,因精兵皆移防,荊州失陷,關公知受騙時,欲撤兵被曹操大兵圍攻,被逼避退麥城,而夜行臨沮,在接近蜀境時,被吳軍的小將馬忠生摛,由於關公堅持「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,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」的決心,被東吳斬殺,時年六十歲。

  關帝一生行為舉止,坦蕩磊落,重情義、誓言,且細膩地兼顧到人情事。

在這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,其所行所為的浩然正氣,正是人們應效法學習的精神與指標。

 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由於他性情忠義而倍受中華文化推崇,並且被作為神祇膜拜,產生關羽信仰,並傳至日本、朝鮮、越南、琉球等漢字文化國家。

 

       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,伏魔大帝關聖帝君、蕩魔天尊真武帝君、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,合稱為三伏魔帝君,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。另外,民間認為關帝君是專管文學的神靈朱衣神轉世化身。

道教尊為協天大帝、伏魔大帝、翊漢天尊等,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,稱為「伽藍菩薩」。


由於他體現了儒家文化中捍衛正統的忠義勇武的形象,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、關老爺,又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,直至武聖,與「文聖」孔子齊名。

  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,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,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、山西夫子、文衡聖帝,是為五恩主之一。

  關羽不僅受到儒家的崇祀,同時又受到道教、佛門等兩教的膜拜,所以關羽是橫貫儒家、佛門、道教三大中國教派的神祇!

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


鴻鈞始祖

【龍邊供奉~鴻鈞始祖

農曆1月1日~鴻鈞老祖聖誕

    鴻鈞老祖,又稱鴻元老祖、玄玄上人,為盤古開天闢地後除盤古外的第一位神仙。

    傳說鴻元老祖為道教眾仙之祖,「鴻元」即「混元」(在道教正統典籍中,混元指混元教主,也就是三清中太清道祖道德天尊),指天地未開、虛空未分之際的宇宙本始狀態(太初混沌),但《道藏》中並沒有將其描述為一個神明的記載,此說也不為正統道教承認。但是在民間流傳宗教與文獻中具有相當影響力,如神農架地區發現的漢族歌謠唱本黑暗傳便提及了鴻元老祖。

    無極鴻鈞老祖是道教至高無上的始祖,正統之尊稱為「無極古老元始天王」,將先天一氣的宇宙,以一氣化三清境,三清再化為五老,是浩瀚宇宙無邊之創始者,也是統御萬靈之先天主宰者。

    宇宙在混沌未開之際,天地日月未具、萬物未生之前,唯有一團靈氣,氣內又蘊涵一股真氣,運化無盡,始形成元始之大道精氣,靈氣內聚而凝結為「混元規」,有一靈體內坐者,乃道家尊稱之「混元老祖」,合陰陽為一體。「混元規」再化「天規」和「地規」,「天規」靈真凝結,化成靈體,道家尊為「昊天老祖」;「地規」亦靈真凝結,化成靈體,道家尊為「鴻鈞老祖」

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


太上老君

【虎邊供奉~太上道祖

        道教初創時,是以老子為其始祖,稱之為太上老君,又稱太上道君,尊奉為最高神靈!

        道教創始之原,各派皆崇奉道家之祖老聃,即太上老君。魏晉時期,各派系都出現自己的主神,但北方以太上老君最尊;南方則最崇元始天尊

 

        太上老君誕辰為二月十五日,七月初一日下降度人,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,手執蒲扇或日月寶扇。相傳老君居住在太清聖境。

 

據記載,太上老君的形象是身長九尺,黃色,鳥喙,隆鼻,秀眉長五寸,耳長七寸,額有三理,足有八卦。居金樓玉堂,穿五彩雲衣,有十二條青龍、二十六隻白虎、二十四隻朱雀、七十二隻玄武、十二隻窮奇、三十六隻辟邪護衛在身旁!

 

    太上老君即老子,姓李名耳,字伯陽,謚曰聃,故又稱老聃,張道陵天師居鶴鳴山煉丹修道時,自稱係由老君傳授其秘籙,而創立道教,故乃奉老君為道教創教之始祖。

 

    老君生於楚國苦縣瀨鄉曲仁里渦水之陰,在《老子略傳》、《史記》中皆有敘述,其母見日精下落如流星,飛入口中,因有娠。李母懷胎八十一載,從左腋而生,生於李樹下;又玄妙內篇云:「玄妙玉女夢流星入口而有娠,七十二年而生老子。」

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,博覽群書,學識過人,孔子曾向他請益有關「禮」的問題,老子回答曰:「子所言者,其與人骨皆已朽矣,獨其言在耳,且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!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驕氣與多欲,態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於子之身。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」

孔子對於老子的一番話覺得很有感觸,回去便對弟子們說:「鳥類,我知道牠善於飛;魚類,我知道牠善於游;獸類,我知道牠善於行走,但是這些都可以用漁獵的方法,被人類所捕獲,可是龍,我就不知道牠如何乘風雲而上天,今日遇見老子,就好像見到龍一般」。

 

    相傳太上老君為道教最高尊神「三清」之一的道德天尊所化,亦是元始天王之八十一化身之一,居三十六天之上的大赤天太清境。道教稱之為太上道祖、混元老君、降生天尊、太清大帝、李老君等,得元始天尊之秘道而羽化昇仙!

據說太上老君有累世的化身,伏羲時化為鬱華子,神農時化為太成子,而在黃帝時化為黃帝之師廣成子,《太上老君開天經》:「黃帝之時,老君下為師,號曰廣成子。消息陰陽,作道經!

周康王時之函谷關令尹喜曾請老子在函谷關停留幾天,向老子請教「道」,並求著書傳教,於是老子以「道」為基本觀念,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五千字《道德經》,為道教五大經之一,內容說明「道」為宇宙萬象的真體,無「道」就無宇宙,「至道」即真理也,即天地之根!

太上老君在全國各地都有宮觀奉祀。因為號「太清太上老君」,因此主祀他的宮觀廟殿稱為太清宮、太清殿、老君殿或老君廟。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是老君的誕日,為國際道教節。

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